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外院话语中心 作者: 时间: 点击: 62
2017年6月15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苗兴伟教授应邀在恕园19-501做了题为“话语的意识形态效应”的讲座,我中心部分老师、研究生以及来自浙大的部分研究生、博士生们也一同参加了本次讲座。此次讲座由施旭教授主持。
在本次讲座中,苗兴伟教授主要探讨了意识形态在话语中的运作机制以及语言选择所产生的意识形态效应。首先,苗教授围绕着“意识形态”一词做了详尽的描述。“意识形态”一词由启蒙主义思想家杜德·特拉西于1796年提出,后来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使“意识形态”理论成为了指导理论。1973年Volosoinov首次提出意识形态的语言学理论,将意识形态与语言学理论进行了联系。然后,苗教授谈到了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意识形态,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描写观与批评观,也讨论了如何加强意识形态的工作问题。接着,苗教授仔细分析了批评话语分析的意识形态观。他指出,批评话语分析观下的意识形态是构成社会认知的世界观和现实世界的表征,是建立和维持权力关系支配和剥削的关系。话语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并通过灌输、维持或改变意识形态产生意识形态效应。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揭示话语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最后,苗教授讨论了意识形态的生产与再生产。说话者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话语的表征方式,可以实现意识形态的生产与再生产。
苗教授娓娓道来的讲解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苗教授为在场各位解惑答疑。其中施旭教授提出的“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让大家对话语的“意识形态”相关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思考。